close

【版本資訊 再讀】

作者:Daphne Du Maurier

出版社:春天

出版日期:2002. 8. 21

譯者:陸筱華

21401157898387_623

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﹎

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﹊

【前言,喃喃自語】

選這本書當首篇文章,並非出自喜愛,而是有一份難以名狀的革命情感。

儘管現在不再喜歡這種小說,還會不時回來翻翻。

我想,我是在懷念那時,剛接觸閱讀的驚喜;只要遣詞用句優美流暢,就著迷不已。

 

13歲時才初中一年級,說是青少年其實與小學兒童無異。

尤其男生特別嘻笑吵鬧,故作鎮靜的女生也會被感染。

就在一片喧嘩聲,沒什麼人會多看陳舊的班級圖書櫃一眼。

隔板像是陰乾過的發霉吐司,上面塞滿和學生同年紀的舊書:

有的泛滿黃斑、有的掉頁夾在書裡、有的被惡作劇塗鴉。

連有膠帶護貝的學校標籤,上頭筆跡早已模糊。

 

說來奇怪,在看起來與紙類回收堆無異的書櫃,我竟然伸手取出一本書。

或許被書名吸引,名稱很耳熟──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也是這個;

名稱很浪漫,雖然和梁山伯與祝英台毫無關係,的確同為愛情故事。

總之我無視它的賣相,吃力讀著早期活字印刷的模糊小字。

慢慢地用疏淺的識字能力,看完這本小說。

真不可思議,那年紀最缺耐性,翻譯腔竟沒趕走我。

搞不好是女生愛美的虛榮作祟……

即便不知英國和美國在地球上哪裡,光是對異國舊時代鉅細靡遺的敘述,

就是揭開神祕面紗的探險,且是在英國莊園──到了十九世紀,仍保留洛可可式的美感。

除了精雕細琢,尚有傳統英國人的特性:嚴謹、端莊,把眼花撩亂的裝飾排得井然有序。

一言蔽之本書的看頭:「古典主義的格局、感傷主義的人物、哥特式復興的景物、半偵探靜態冒險的情節、唯美主義的文筆。」

 

《Rebecca》帶給我的東西,無論當年或現在,始終是美感更多於思索。

儘管是一戰後出版的作品,卻不見半點煙硝味;國情緊張的世局中,開出一朵愛德華時期的玫瑰。

試探作者的生平,她可說是繼承了書香世家的家族記憶──受公認的藝術家們。

在薰陶感官的溫馨居家中,培養雅緻的情調。

當時女性仍不許進大學就讀,私人家教的隱蔽性和私密性,更強化書中對密閉環境的描寫。

文中透過感情不和的主僕關係,表現人前人後的爾虞我詐;

一路讀來與其說是社會縮影,不如說是嵌在天花板的連續裝飾畫,人物與情景的交融被雕塑得無比精美。

既引人驚嘆,也沖淡人生中的真味──從來不是擷取真實生活中的片段而編織成。

《Rebecca》是部童話,婦女的童話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花嫁草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